人性化园林空间营造的探索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6日
人性化园林空间营造的探索

人性化园林空间营造的探索

1 空间中人的行为习性
1、1 动作性行为习性
    1)依靠性;2)抄近路;3)转向的倾向性;4)靠右(左)侧通行;
1、2 体验性行为习性
    体验性行为习性涉及到感觉、认知与情感、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以及其他内心的心理状态。
    1)看人也为人所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对于信息交流、社会交往和社会认同的需要。通过看人,了解到流行款式、社会时尚和大众潮流,满足人对于信息交流和了解他人的需求;通过为人所看,则希望自身为他人和社会所认同;也正是通过视线的相互接触,加深了相互间的表面了解,为寻求进一步交往提供了机会,从而加强了共享的体验。
    2)围观。来源于“人总好奇”的心理状态,既反映了围观者对于相互进行信息交流和公共交往的需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复杂和丰富刺激,尤其是对新奇刺激的偏爱。在空间的这种行为,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围观增加了空间的拥挤,前推后拥还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应合理和妥善地满足这一行为需求。
    3)安静与凝思。寻求安静是对繁忙生活的必要补充。也是人的基本行为习性之一。在环境设计中,运用各种自然和人工素材隔绝器,创造有助于安静和凝思的场景,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刺激,并能与富有生气的场景整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1、3 行为习性的差异
    动作和体验性行为相对带有一定普遍性,但在现实中,不同情境、群体和文化的行为习性存在明显的差异。
    1)情境差异。在不同情境中,即使同一行为习性也可能表现各异,特殊情境中往往具有特殊的行为习性,在现实生活中,越是维护良好的环境越是为人们所爱护,这就是“红地毯”效应:没有人敢往美观整洁的红地毯上吐些什么;反之,越是受到污损的环境越易为人们所污损,可称之为“垃圾筒”效应。
    2)群体差异。同一行为习性在不同群体中存在明显差异。例如,“看人也为人所看”中青年表现最为典型;老年人更多地主动“看人”、“看街”或看一切可看的事物,并不重视和顾忌“为人所看”。学前儿童往往更主动地“为人所看”,甚至在客人或家长面前主动表现自己。另外,不同群体常常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习性。
    3)文化和亚文化差异。行为习性是人在空间活动中带有一致性的活动模式或倾向,是部分人的生物、社会活动文化属性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因时代、群体和文化的改变而完全改变。
2 基于行为的空间设计建议
2、1 设置有利于公众接触和交往的适宜空间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组织逗留空间和相应的设施,给人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公共交往的场所,让人们在环境中体验到富有公共性的城市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乐趣,借以加深其社会认同以及他人对自身的认同。
    空间设计必须注意尺度:20m-25m见方的空间,人们感觉比较亲切,超出这一范围,人们很难辨认对方的脸部表情和声音。距离超出 110m的空间,肉眼只能辨认出大致的人形和动作,这一尺度也可成为广场的尺度,超出这一尺度,才能形成广阔的感觉。390m的尺度是创造深远、宏伟感觉的尺度。
2、2 加强空间的生气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强空间的生气以吸引居民合理使用空间,参与其中的公共活动,以便形成生机勃勃和舒适怡人的环境。影响生气感的主要因素有:活动人数、活动模式、行为特点、空间特征以及自然要素等。
    富有生气的空间具有部分封闭和部分开敞并与另一空间相连的特点,这就是说,具有向心性的空间使人感到舒适,促使人有目的和有计划地组织其中的公共活动。在设计中可采用多种手法和手段围合空间,花格、栏杆、矮墙、高差、铺地、雕塑、小品和绿化都能在这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另外,0m~0、45m是较为亲昵的距离;0.45m~1.3m是个人距离或者私交距离;3m~3.75m是社会距离,指和邻居同事之间的一般性谈话距离;3.75m~8m为公共距离;大于30m的距离是隔绝距离。
2、3 兼顾私密性活动
    1)形成隔绝。这是获得空间私密性的主要手段。视觉方面,在大尺度的外部空间中,较多采用小乔木、整形树、假山、石壁、土山等作障景处理 ,不仅可以造成先抑后扬 的景观效果,而且有助于保持区域的私密和安静。较小尺度的空间可用绿篱、树丛、土坡、岩石等自然元素以及矮墙、小品等人工元素造成视觉遮挡。不完全和可穿透是这类视听屏蔽的特点。听觉方面,土山、石壁、围墙、建筑等实体可用于隔绝噪音。同时,自然水体(瀑布、溪流)、人工水景(喷泉、跌水)和广播音乐所产生的掩蔽噪声也有助于形成相对私密的空间环境。
    园林景观环境中往往无法过多设置屏障等实体,较好的解决办法是沿着较大的开敞空间的周边,设置一系列大小不等、穿行人流较少的小空间,为使用者做出抉择,提供方便。
    2)提供控制。A、保持视听单项联系;B、设置过渡空间;C、设置物质或象征性提示;D、留有退路或余地。由于外部空间具有“外”与“公”两大特点,其中的私密性活动较易受到外来干扰,因此,用于私密活动的空间应留有退路或余地,以避免干扰和及时转移。
2、4 形成私密性——公共性层次
    出于需要,人们会在外部空间从事私密性—公共性程度不同的活动,并形成相应的行为场景。外部空间中私密性——半私密性——半公共性——公共性的活动层次是满足人性活动的客观需要。这类层次具有以下特点 :
    1)自发性。出于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使用者常在外部空间自发形成私密性——公共性程度不同的活动区域。
    2)不定性。外部空间中私密性——公共性层次错综复杂,在空间缺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不定性尤为严重,同时,时间和天气也会对层次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
    3)相关性。上述层次关系与社会、物质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经常是功利主义的社会因素作用于环境,促成了物质因素的改变,并相互结合改变了人的行为。
    为了满足不同活动,不同使用者的需要,仅仅机械地提供私密和公共两类空间远远不够。环境设计应尽可能提供一系列不同空间,形成明确的层次;在私密为主的空间中要保持视听联系的渠道;在公共为主的空间中应设置半公共的场所;不同层次的空间之间应有可感知和认知的界限和过渡(实际的和象征的),并留有机动改变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活动各得其所,使不同的使用者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