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Exchange

园林雾化景观设计初探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园林雾化景观设计初探

园林雾化景观设计初探

 
    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 ”,它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造景要素。水就像园林中舞蹈的精灵,以变换多姿的形态描绘出最灵动的风景。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都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园林中水景的功能
    水,作为园林中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之一,其重要性已经不必赘 述。它具有防尘减噪、改善园林小气候的生态功能,且因其本身丰富多变的物质形态而具有良好观赏功能;作为构景要素,还具有划分空 间、创造虚实相生的园林空间、引导景观游线等多重功能,以及其无 限包容性所赋予的各种娱乐功能。
2、园林中水景的分类
    众所周知,水在大自然中存在着固、液、气三种状态。从园林造景的角度而言,液态的水是自古以来无论中西方园林中最受重视并被 充分研究利用的形态。也许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固态和气态的水一直未能成为常用的造景元素而被广泛利用。但是,这并不表示人们没有注意到它们特殊的美和价值,大自然也从未忽视过以这两种重要 的方式展现它的奇幻魅力。
2、1固态水
    固态的水是指冰、雪等形态。虽然在目前园林造景中没有以冰雪作为构景要素,但在特殊的地区、时间,它却给园林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新的活动场地和方式,令人兴奋不已。如冬日里园林景观与其它时候大异其趣;人们不远千里去北国,欣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雪山之巅,如飞鸟一般滑翔;在冰天雪地中翻滚游戏,用冰雕固化大自然的神奇;在雾淞形成的一片银装素裹、美轮美奂的天地中,啧啧称赞 ……
2、2液态水
    液态的水是古今中外园林造景中十分受重视,并被深入研究、广 泛应用的一种要素。无论中西,园林水景都是对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形态的模仿、浓缩和提炼而来的。从景观特征上,水可大体分为动、静态两大类。
2、2、1 静态水景
静态水景平静如镜。它幽静、沉寂、凝重或令人冥思的气氛是对自然湖泊、池塘、渊潭以及流动极为缓慢的河流的情感属性的体悟。静水一方面主要是园林整体构图、布局和划分空间的手段,同时又能形成倒影而产生优美如画的景观。因此,静水面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周边植物和建筑等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及其适当的观赏角度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
2、2、2 动态水景
    与之相对,动态水景活泼轻盈。它形式多变、明快多姿、形声兼备,是自然河流、瀑布和山泉等形态的浓缩再现。动水对于空间氛围的营造、空间的转换引导、增添空间活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水本身是无声、无色、无形的,它的“动”,乃至于其他一切变化实际上反映的是水与环境的关系。所以动水的设计实际上是在处理与之接触的各种界面之间的关系。在外界微弱的变化的影响下,水会在形态、声音、色泽等诸多属性上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就是动水的魅力。
2、3气态水
    气态的水在自然物象中则是指霞、雾等形态。从某种层面上讲,它兼具动静之意趣。在园林景观要素中,气态的水同固态的水一样梦幻多变,时常在不经意间改变一切,只是长久以来它也同样不为人所掌控,只能期待着和它的不期而遇。但它的存在又是何等的重要.正如世界各国的自然山水、名山大川中若没有了云蒸霞蔚、烟雾迷蒙,想来也必定是失色不少的。
3、园林雾化景观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超速发展,人造雾的技术趋于完善,迅速在工业、农业、商业及园林栽培、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广泛使用,并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雾喷泉在园林中使用也越来越多,并且不仅仅作为生态调节的手段,更成为一种构景要素.对园林环境氛围的营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3、1 雾喷泉及雾化景观的概念
    雾喷泉属于喷泉的一种类型,是动态水景中“喷”水的形态。它与以前用于舞台设计的雾化效果作用原理不同,不是用烟雾剂或干冰等物质制造烟雾;而是以水为原料,通过被称为“雾喷负离子发生器”的科技设备经高压处理从微孔中迅速喷出,与空气掺和从而形成的1~10u m[1]左右的雾微粒,呈锥形喷撒弥漫至整个空间。园林中的雾化景观就是指由“雾喷泉”喷出的白色云雾状雾气聚集弥漫在空中.从而形成一种朦胧缥缈的园林氛围的特殊水体景观。
    由于喷头设备的差异,雾喷泉有微雾、冷雾和雾森之别。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雾化颗粒大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雾化效果,在园林中的作用和应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前两者形成水态雾,雾化颗粒较大,不易飘散而且容易凝结成水打湿衣服,以降温、除尘等功能为主,造景功能次之。而雾森是气态雾,容易随风飘散或跟随着人的运动而漂移,同时它不易凝结成水,当人走近或深入其中也不会轻易打湿衣物,因此更多用于园林造景形成细腻变幻的空间氛围。
3、2雾喷泉的功能
3、2、1生态功能

    雾喷泉属于动态水景,所以具有通常水景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它能减尘、加湿而且比普通水景具有更好的降温功能。此外,由于雾喷泉特殊的成雾方式,使得它能在每毫升空气中产生10~50万个有 “空中维生素”之称的负离子,是普通都市住宅区的2000~5000倍, 具有自然痊愈力,从而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符合园林生态发展的要求。
3、2、2景观功能
    目前在园林造景中,雾喷泉主要与其他要素共同组景或用于气氛的渲染、意境的营造。当微风拂过,迷雾上下腾涌,雾浓似云海般飘渺,云起云聚,雾淡如轻纱抚面,温和柔美。人们不仅可以在远处观赏,体会那若隐若现的神秘感,更可置身于茫茫雾海之中,呼吸其湿润新鲜的空气,可谓是意趣无穷。并且通过在雾喷泉的水源中添加香精或其他有益的添加剂,就可以充分调动起嗅觉、味觉等多方面感官。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多维功能。
3、3 雾喷泉在国外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及分析
    在国外园林中,雾喷泉作为造景要素,通常和园林水景的其他形式一样。在必要的时候与山石、植物、雕塑或其他造景元素组合成景,承担着一定的功能或是为了体现园林的氛围和主题。此处仅以两例作为代表进行分析概括。
3、3、1皮特•沃克 (Peter Walker)的唐纳喷泉 (Tanner Fountain)
    极简主义大师皮特•沃克的景观设计作品中,常会用到雾喷泉这种形式。它绝不是一种新科技的展示、花哨的装饰物或艳俗的吸引力,而是作为不可替代的重要的造景要素,为诠释环境氛围而存在。这里仅以其唐纳喷泉一例进行具体分析。
    于1984年设计的唐纳喷泉位于美国哈佛大学校园内科学中心前面。它由159块天然石块不规则排列而成的一个直径60ft(1ft=30.48cm)的圆形石阵及中心的雾喷泉组成。每块石头大约长4ft,宽2ft,高2ft,可以被用作石椅或石桌。整个石阵被精心的设置在沥青路和草地的交接处,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在绿草间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即使中心雾喷泉不工作的时候,石阵也同样迷人。石阵中心的雾喷泉呈圆形,由布置在石阵中心区域的32个喷口组成。在春、夏、秋三季,喷口中会定时喷洒出阵阵雾气,悬浮在石阵中心区域;而冬季由于科学中心供暖设备的共同作用,石阵中心会有微热的蒸汽盘旋翻腾。雾喷泉和石阵的地面照明设备形成了整个设计中最迷幻的部分。
    石阵虽然设置在校园内的一个主要的交叉路口,人流穿梭汇集于此。而这个由天然石块和雾喷泉构成的简单、质朴透着原始的神秘美感的唐纳喷泉,使这一小片地方从周遭的匆忙嘈杂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相对静谧的空间。它邀请途经此处的人们稍作停留、读书、小憩、交流。给学习生活繁忙的莘莘学子们一个暂时放松、休闲的空间。
3、3、2枡野俊明 (Shunmyo Masuno)的白色广场
    这是位于日本筑波市的国际金属、科学及技术研究所的广场。广场四周是研究所的塔楼,靠东北角有一个餐厅——供科学家们聚会 的地方。枡野俊明采用日本传统禅宗庭园“桔山水”的形式,融入现代的造景元素和手法,旨在创造一个能激发工作灵感的场所。
    日本传统的禅宗庭园通常是没有真水景的,但在这个广场中采 用了两处水景—— 一个低矮的喷泉和一组雾喷泉。细密无声的雾喷泉丝毫没有破坏日本枯山水园林的静谧和超脱,而是给予它一种现代的演绎,暗示着精神的自我更新。
3、3、3分析
    在皮特•沃克的唐纳喷泉中,雾喷泉具有这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它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随风飘移 时的轻逸和闹中取静的迷蒙。其二是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共同作 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它沁润的石块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石块 的坚毅沧桑的外形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它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方式 。其三是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9块天然石块从周遭纷繁的公共空间中划分围合出这样一块60ft直径的圆形静空间,而雾喷泉又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直 径上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从精神的角度而言,雾喷泉的细腻、朦胧与天然石块的粗糙、质朴的原始美感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个空间,试图给予人们一种特别的相互交流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而枡野俊明的白色广场中的雾喷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功能。借助水雾细密无声的特性,更加强调出日本枯山水园林凝思、静寂、意重 于形的禅味。在这里雾喷泉同其他造园要素一样,它们共同凝结成一种精神,而远远不再是作为它自身而存在的了。
3、4 我国园林中雾喷泉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雾喷泉在我国诸多领域都有应用,单从园林建设领域而言,也是掀起了一股“雾化景观”的热潮。但是这些应用方式是否合理,“雾化景观”是一时的新奇还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3、4、1应用现状
    我国雾化景观的应用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仿自然生境、侧重生态功能并结合造景的应用。
    常用于植物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例如2003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建成的近一万平米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室外雾喷景观,仿高 山地区林间阴湿环境而建,为荫生植物区内的蕨类植物、岩生植物及其他雨林植物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杜鹃园中,为更好的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结合造景,创造出宜人的市民休闲场所 。
    (2)造景结合生态休闲活动的应用。
    常用于温泉度假村、拓展训练游戏场地的氛围营造。造景和生态 功能并重,重在增加活动场所的自然野趣,使之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性。例如在微山湖红荷湿地公园中,开展漂流活动项目的水体两岸的雾喷设计,就增加了环境空间的不可预知性,从而提高了项目的刺激性和吸引力。
    (3)以营造空间氛围为主要目的造景。
    利用雾喷不同的特性,应用在多种公共空间中。例如在自然山水 中应用,营造烟雨朦胧的景致,强化自然山水已有的特征。例如在西湖南线景观规划整合区中,柳浪闻莺公园景区将西湖碧水一直引到公 园主入口,主入口通道两侧垂柳依依,随风拂浪 。当丝丝雾气弥漫四周,同时有轻轻的莺啼、蛙呜的背景音悠悠传来时,不禁给人恍如隔世之感。借助喷雾细腻柔和的特性,结合园林小品营造亲和力强的空间氛围,主要应用于居住区、商业建筑中庭等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园林空间。也有侧重其神秘幽远的情感特性,与雕塑等叙事性或纪念性要素组景,营造出具有纪念性人文景观的园林空间氛围,主要应用于 历史遗址公园、纪念性广场等。例如在南京的汉中门广场上,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石城门。该门始建于南唐,为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 的城门。这里历史文化氛围浓重。是六朝古都南京丰厚文化积淀的一 个缩影。于是汉中门广场的规划设计就是以古石城门的浓郁历史内涵为基调,兴建的一处集历史文物保护和公共休闲娱乐功能于一身的城 市公共广场。除了运用石制的辟邪、六朝石刻、记事碑、古井遗址、石灯笼、主题雕塑等手法以外,还特意在广场北面的草地和雕塑下布置了雾喷泉。其旨在营造出一个怀旧的气氛,烘托广场整体的历史文化感。
3、4、2存在的问题
    综合而言,在我国主要利用了雾喷的生态功能和部分造景功能,但在物质及精神功能的运用上都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雾化景观”虽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形式,但已经开始有泛滥之势。
    雾喷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才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的水景形式,并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几乎无论什么园林环境(公园、广场、居住区等等 )都用雾喷泉进行造景。有些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盲目地追求潮流,为雾化而雾化,使得雾喷泉纯粹成一种装饰、一种吸引眼球的手段,在很多情况下不但没有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反而画蛇添足。虽然目前出于新鲜感会获得大众的喜爱,但新鲜感过后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2)对喷雾悬浮的范围、浓度、飘移方式缺乏科学的计算、控制,过于“自然”。
    对于不同的景观环境,喷雾所需要达到的效果自然不同。我国目前的雾化景观过于随意。对雾气的飘散范围、浓度等缺乏控制,无论什么情况都是一派烟雾缭绕的景象,不但未达到突显主体的效果。甚至将设计主体完全“淹没”在一片雾海中。
    (3)雾化景观的某些景观功能没有得到发挥。
    通过前面对国外雾喷泉的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雾喷泉还有其他诸多功能。目前在国内的园林中,雾喷泉主要就是结合保湿、降温等生态效应的造景,或是结合场所的主题精神的造景,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只要进行恰当的设计布局,就能和其他造景元素一样,在划分空间、视线引导、空间的围合过渡上发挥作用。目前,这正是我国应用中所缺乏的。
3、5雾化景观设计初探
    雾喷作为一种园林造景要素。其应用设计应遵循从宏观到微观原则。对功能定位到具体设计的过程,应进行整体考虑。
    首先,应结合整体环境考虑雾喷应用是否必要。任何造景要素在园林中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规则,雾喷泉和其他造景要素一样,存在着它的自然原型。即云、雾等。还是那句老话,设计要“师法自然”、 “因地制宜”。现实中是没有“无源之水”的,自然雾气形成必定需要冷却和足够的湿度。因此人工雾喷应在类似的环境中应用。例如结合湿地、瀑布、湖边水际等,而不能无论何种园林环境都肆意应用。
    其次。根据不同环境进行功能定位,进而确定具体形式。雾喷的形式灵活多样,依靠不同的喷头组合形式可成点、线或面等形态,并可表现出不同的浓度、飘散方式等。因此对喷雾高度、浓度等相关特性都应结合表达主题而有不同的设置。这些与喷雾设备、喷头的型号、喷头的组织方式有关,都应该是包括设计考虑范围之内。
总体而言,由于其虚渺的特性,更适合结合其他造景要素作配景或背景而存在。具体形式主要取决于其在园林环境的不同角色和功能。
    (1)象征性精神功能。借助雾气有形似无形的这种亦实亦虚的特性。可用于象征某种精神、灵魂、气节之类的事物。
这时的雾是一个情感载体。主要承担观赏功能而非参与。不需要游人进入其中,适合作点状布置。因此喷雾量不宜太大,漂浮范围不宜过高。以近地面为宜。浓度应较高,雾化颗粒可稍稍偏大一点,使得雾气相对稳定、集中、不易飘散,更具庄重、沉静的感受。
    (2)构建空间等物质功能。雾可作为划分空间、增加空间层次的手段,并具有其他空间划分手段所没有的特性。正因为它朦胧无形、变化多姿,因此兼具实隔和虚隔的特征。
    总体而言,承担此功能的雾喷以线性带状布置为宜,兼作背景存在。浓度或浓或淡均可,主要悬浮高度应在视线高度左右。雾化颗粒应较小,使得雾气不易凝结随风飘散,游人可进入穿越。例如,通常对于两个异质空间的转换,会采用不同的下垫面材料、不同的植物配置等手段。但当这两个空间之间缺乏足够的空间进行过渡时,可使用喷雾创造一个小小的过渡带。首先蒙蒙细雾具有一定神秘性和趣味性,会吸引人们靠近,然后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穿越迷雾,进入另一个全然不同的空间之中。若在线性水体的源头附近,也可用点式布置,水源若隐若现,增加空间层次。
    (3)拓展时空、烘托空间氛围。
    承担此功能的喷雾通常应用在相对尺度较小、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园林空间中,可采用面状布置雾喷,或沿空间边界布置。
雾气浓度应适中偏淡,雾化颗粒较小为宜,主要悬浮高度低于腰际,少量雾气四处飘散,弥漫于整个空间,虚化了空间边界,给人时空无限的感受。这样的空间以简单、纯净为宜。例如若配置水杉、箬竹等给人纯净清雅之感的植物,游人身处其中。宁静雅致之情自会油然而生。
    当然,对于雾喷其他功能的利用不仅限于此。有待于设计者的创造,前面所提到的西方园林中的运用方式是值得借鉴的。雾喷泉这种具有生态、节能、环保等优势的新水景形式,应该在未来的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