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Exchange

未来15年东莞城市空间如何变?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8日
未来15年东莞城市空间如何变?

未来15年东莞城市空间如何变?

 
  目标定位
  以“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为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坚持产业立市和生态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东莞制造城市品牌,独特的区位、产业、配套优势,以及自然山水生态资源,通过发展理念的转变,着力促进城镇空间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空间品质,实现由“世界工厂”到“家园城市”的转变。
  建设规模
  对珍贵的自然生态空间实行最严格的管控。以生态安全格局倒逼城市规模,划定城市增长边界。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基本一致,实现建设规模从“微增长”到“零增长”。全市开发强度控制在50%以内,中心城区控制在70%以内。全市生态控制线范围达到50%以上,并实行分级管制。缝合组团间的生态屏障,逐步清退生态屏障内现有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开发项目,落实“三区四线”,实行刚性控制。
  空间格局
  实施“分区统筹”策略,以经济区统筹打破行政区藩篱,引导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空间统筹格局。实施“对接湾区、联系广深”策略,以大组团对接区域发展,加快打造深莞惠、穗莞等合作平台,强化沿海地区与广州南沙、深圳西部空港的湾区战略对接,促进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与合作共享,主动对接区域轨道交通网络。
  开发模式
  实施“强心育极”策略,大力推进TOD开发模式,通过密度分区控制、土地混合利用、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提高开发强度等措施,建设紧凑多中心网络化城市。
  城市更新
  坚持“规划先行、成片改造、完善功能”的工作原则和“公共优先、产业优先、民生优先”的价值导向,有序集中推进城市更新,形成与产业转型、功能升级、空间提质相适应的土地二次开发。
  区域特色
  深度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要素的潜在优势,充分注重山、水、田、林、湖、海等自然生态要素,构筑“沿江、面海、环山、多组团”的城市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塑造具有东莞特色、望山见水、疏密有致的城乡风貌。同时加强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的刚性控制。